当前位置:首页>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正文

'把卫生重点放到农村去' 毛泽东医疗政策现在看也不过时

2021-09-03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30 天涯医药网

核心提示:东方红,太阳升……他,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今天(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5周年,回首历史,毛泽东同志的事迹、诗句、重大决策等都被中华民族儿女们深刻铭记。在毛泽东时代,我国医疗健康事业快速

'东方红,太阳升……'他,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今天(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5周年,回首历史,毛泽东同志的事迹、诗句、重大决策等都被中华民族儿女们深刻铭记。在毛泽东时代,我国医疗健康事业快速发展。世界银行曾称赞:毛泽东时代的医疗'是低收入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

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惊奇的评价。1949年后的中国医疗,在实现了国民平均寿命、死亡率等国民健康数据的巨大飞跃同时,也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这一成就确实配得上世界银行的盛誉。

然而在盛誉之下,毛泽东时代的国家医疗体系从建立之初就因其分隔城乡,对不同身份的国民区别对待而造成了不平等的局面。这一局面的造成,又与中国快速工业化道路息息相关。虽然1965年毛泽东大力推动农村普及医疗,但基本格局未变,城市居民依旧比广大农村民众享受了更多的医疗福利。这一格局持续到改革开放之后,乃至对今天中国社会也产生了相当影响。

隔城乡 医分三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传统马列主义为指导,中国照搬苏联模式建立了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的卫生体制完全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下的卫生制度模式,实行政府计划下的卫生供给制度,初步建立了基本覆盖城乡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这项制度包括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国家根据城乡、所有制以及工人、农民和干部身份的不同,实行差别性的立法和治理。

居民人口数量相对农村少得多的城市占据国家绝大多数份额的卫生资源,人口数量庞大的农村地区只拥有少量的医疗卫生资源。同时,国家通过制度设计,人为地让城市居民享受远较农村居民安全舒适的医疗保障服务。在城镇对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建立公费医疗保障制度,对企业职工建立劳保医疗保障制度,对职工的子女按不同的幅度享受其父母的医疗保障制度。

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条例》。这标志着劳保医疗制度正式建立。享受劳保医疗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城镇国营企业工人和部分集体企业工人。工人阶级作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在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中享有极高的政治地位,享受劳保福利是理所当然的。根据劳保的有关规定,工人及其直系亲属基本享受免费医疗。

公费医疗产生于1952年6月发布的《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其所属单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享受公费医疗的范围,主要包括各级国家机关、党派、人民团体以及文化、教育、科研、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革命残废军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等。

总体而言,这些制度保护了工业劳动力的生产和延续,为工业化提供了人力基础。对恢复我国经济、加快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造成了城乡医疗政策迥异、医疗保障二元割裂、医疗水平悬殊的局面。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排除在国家福利体系之外,有限的医疗资源集中在了城市,农村医疗资源十分匾乏。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根本没有一项直接针对农村和农民的医疗福利政策。农民看病主要实行的是'谁看病,谁付钱'的自费医疗。

毛泽东让农民看得上病

据《中共党史资料》2006年第3期记载,1965年1月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毛泽东对卫生部的工作提出批评:'卫生部想不想面向工农兵?''为什么把医学教育年限搞的那么长!'卫生部立即召开党组会传达讨论毛泽东的指示,并于当月20日,向毛泽东呈送报告,决定在11所医学院中开办三年制的班,为农村培养医生。

与此同时,卫生部党组还向中央上报《关于城市组织巡回医疗队下农村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防病治病的报告》,报告提出,城市卫生人员到农村防病治病,开展巡回医疗,今后应当像干部参加劳动一样作为一种制度。凡主治医师以上高级医药卫生人员,除年老体弱多病者外,都应该分期分批轮流参加。1月27日,中央同意并批转这个报告。随后,卫生部即组成北京第一批巡回医疗队共12个队,分赴湖南湘阴及北京郊区县开展巡回医疗。截至当年4月中旬,全国共组织了1521个医疗队到农村巡回医疗,参加巡回医疗的医务人员达到18697人。

1965年6月26日,在同医务人员谈话时,毛泽东再次严厉批评卫生部的工作,发表了著名的'六二六'指示:'告诉卫生部,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工作,而且这15%中主要还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院,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现在医院那套检查治疗方法,根本不符合农村。培养医生的方法,也是为了城市。可是中国有五亿多人是农民。脱离群众。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研究高、深、难的疾病上,所谓尖端。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普遍存在的病,怎样预防?怎样改进治疗?不管或放的力量很小。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嘛!'

'六二六'指示激起了全国卫生战线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使1962年后几乎处于停顿状态的合作医疗制度出现了回升发展的重要契机。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卫生部党组于9月3日向毛泽东并中央上报《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转向农村的报告》。遵照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指示,1965年后,中国农村卫生工作出现了巨大改观:'合作医疗遍地开花,大批城市医务人员奔赴农村、边疆,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卫生工作中人力、物力、财力的重点逐步放到农村'。农村合作医疗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到1965年底,全国已有山西、湖北、江西、江苏、福建、广东、新疆等10多个省区的一部分农村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广泛普及和超常规发展,是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不久出现的。1968年12月5日,经毛泽东亲自批示('一二·五'批示),《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报告,介绍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实行合作医疗制度的做法和经验。这篇报告内容经过毛泽东的亲自过目和首肯。

'赤脚医生'走向大江南北

伴随这个时期合作医疗发展的,是另一个'新生事物'——数以百万计的'赤脚医生'队伍成长壮大。1968年9月10日,经毛泽东批示,《红旗》杂志发表题为《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调查报告,第一次把农村半医半农的卫生员正式称做'赤脚医生'。9月14日,《人民日报》全文转载了这个报告。从此,'赤脚医生'的称谓传遍大江南北。

1974年10月,邓小平在接见民主也门卫生代表团时,这样向客人介绍'赤脚医生':'赤脚医生是我们正在试验的制度。赤脚医生总比没有医生好哇。赤脚医生刚开始知识少,只能医疗一些常见病,过几年就穿起草鞋了,就是知识增多了,再过几年就穿起布鞋了。'

作为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实施者,'赤脚医生'上岗前一般要经过一两月的短期速成培训。为了减轻群众和集体的负担,各地'赤脚医生'大都采用工分制而非工资制的计酬办法。在人员分布上,大约每500农村人口配备1名'赤脚医生',每个生产大队有1至3名'赤脚医生'。到1977年底,全国'赤脚医生'的数量达到150多万名,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达到390多万人。

'赤脚医生'(人员)也与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保健站'(机构)一起,成为解决中国农村缺医少药问题的'三件法宝'。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高度评价了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认为它为中国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板。

毛泽东时代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国际上广受赞誉的主要是1965年后推广的农村合作医疗。1980年,全国约有90%的农村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合作医疗也就成为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三大支柱之一,它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卫生状况的显著改善和居民期望寿命的显著增加',被世界银行誉为成功的'卫生革命'。

他来的时候,山河破碎。他走的时候,为中华民族奠定了强盛的基础。他把自己的生命融进了人民的血液里,125年,他的名字永远都是中华民族骄傲的称呼!

标签:
阅读上文 >> 年末医改经验大盘点 他们的做法或将推向全国
阅读下文 >> 又降价!50多种抗癌药原料2019实现零关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wuhanty.com/jiankang/show-360.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天涯医药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