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法律法规 >相关法规>正文

靠着疫情崛起的这些企业 会被打回原形吗?

2022-12-21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15 天涯医药网

核心提示:一般来说,在新冠肺炎疫情有望得到控制的2021年,疫情带来的短期需求不会持续,因此2021年医疗器械企业收入增速必然下降。疫情给医疗器械企业带来了优秀的财务数据,企业要利用好这个机会,进入资本市场,争取上市,更好的发展。。

文|埃德蒙

随着各国疫苗的问世,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初露曙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大批医疗卫生企业凭借疫情带来的需求崛起或重新发展,尤其是医疗器械企业。全球疫情得到控制后,这些借疫情“东风”的医疗器械企业会被打回原形吗?

01、“疫”待劳,医械企业充分盈利

由于疫情需求大增,2020年整个医疗器械行业将普遍利好。前三季度,申万医疗器械行业78家医疗器械企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2%,其中70%以上实现净利润增长。我们梳理了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30%以上、业务与疫情相关的企业名单,并与2019年净利润增速进行对比。

图表1: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超过30%的疫情相关企业名单

1654941933619744.png

可以明显看出,上述企业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远高于2019年的——,其发展得益于明显的疫情表现。

从细分轨迹来看,企业明显集中在耗材、体外检测、呼吸机和监护仪等领域。在医用耗材领域,盈科医疗和蓝帆医疗的医用手套为公司利润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2019年,盈科医疗净利润没有增长,而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达到33.76%,净利润增速在上市医疗器械公司中也是一枝独秀。类似的企业还有以医用敷料为主的奥美医疗、振德医疗等。对于这些公司来说,疫情带来的需求增加无疑是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疫情带来的检测需求也助推了体外诊断轨道的发展。不少IVD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超过30%,也明显高于2019年。对于业务覆盖POCT的企业来说,新冠肺炎的测试需求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收入。万福生物半年报显示,公司传染病业务收入达10.5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75.46%,主要受新冠肺炎地区抗体检测试剂销售强劲带动。2020年上半年,明德生化试剂收入占总收入的75.35%,同比增长214.20%。新冠肺炎的试剂收入也占了大部分。

在呼吸机赛道上,迈瑞医疗的收益体现在整体净利润增速和呼吸机产品收入上。2018年公司呼吸机产品收入约3亿,2019年约4亿。2020年前三季度呼吸机产品收入已经达到17亿以上,占监测线收入的20%左右,增长显著。

疫情不仅给医疗器械企业带来了财务上的改善,也让相当一部分企业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抛开已成立上市公司因财务数据增加股价上涨不谈,截至今日,已有多达15家设备公司成功登陆a股。相当一部分a股“新兵”在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在资本市场也表现不俗。其中,专注于体外诊断的盛翔生物不仅是新上市公司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公司,也是整个医疗器械板块下净利润增长最为惊人的公司。公司年报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总营收36.05亿,净利润20.13亿,净利润率高达55.84%。2020年上半年,公司试剂营业收入18.15亿元,占总收入的86.45%。可以看出,公司业绩的增长是由新冠肺炎检测试剂销量激增所致。这些优秀的新上市公司包括东方生物和IVD轨道下的万泰生物,制造医用防护手套的稳健医疗

在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利好的大背景下,一些未上市公司也在利用疫情带来的契机准备上市,这也值得注意。如生产医用防护手套的洪钟医疗公司和专注于免疫分析的达纳生物公司。不得不提的是乐普医疗和华大基因分拆上市的乐普诊断和华大知止。华之兆的主营业务是基因测序仪。在2019年亏损1.3亿元的情况下,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仅盈利1.9亿元,大幅盈利。借助POCT新冠肺炎试剂和仪器,乐诊断2020年上半年盈利3.23亿元,远超2019年不足5000万元的净利润。疫情对两家公司的正面影响不可估量。

02、疫情过后,谁主沉浮?

即使疫情带来的需求是机会,但这样的机会给企业带来的是可持续的动力还是短期的红利?

首先要看企业产品的细分。

如果企业的产品在后疫情时代没有得到更深入的应用,很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新冠肺炎早期疫情传播迅速,波及范围广。许多医用防护耗材企业和跨行业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扩大和转产医用防护耗材。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已有3000多家企业在经营范围中增加了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产品。全球疫情得到控制后,主营业务集中在医用手套、口罩、采血管等医用低值易耗品的企业。尤其是那些低端产品质量的。如果不及时完成去产能和业务转型,营收会出现断崖式下滑。

至于疫情后可以进一步应用的医疗器械产品,企业会从两个方面受益,这样相应的企业会持续受益。一方面,疫情已经关注了相当多的行业,尤其是PCR、呼吸机等行业,整个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持续增长。2020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的通知》。规划指出,要聚焦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特别是重大疫情防治能力短板,调整优化医疗资源布局。规划不仅包括ICU的集约化建设,即根据不同规模和功能配置心肺复苏、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必要的医疗设备,还包括公共卫生检验检测、科学研究和紧急医疗救援能力的提升。特别是规划提出,医院要整合现有资源,建设实验室、聚合酶链反应(PCR)实验室等。达到生物安全二级或三级水平。

图表2:重大疫情处置基地应急处置物资参考储备清单

1654941933921853.png

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为中国优质医疗器械走向国际舞台、树立品牌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疫情期间,由于全球相当多地区无法复工,原有医疗器械产能大幅下降。公开资料显示,由于疫情日益严峻,欧盟医疗器械传统供应链只能满足10%左右的需求,很多品牌由于产品定位和价格较高,不适合各国政府大规模采购。基于这一逻辑,一些国家和地区倾向于从中国采购医疗设备,这给中国医疗设备企业带来了充足的机会。

具体来看,国内领先的基因检测企业华大基因推出了“火眼”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服务,遍布全球的批量建设的“火眼”实验室成为多个国家疫情防控的前哨。今年4月,公司还与沙特阿拉伯签署了2.65亿美元的超级订单;华芝造还通过疫情窗口开拓国外市场,公司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2019年的9.34%大幅提升至68.81%;又如,盛翔新冠肺炎生物公司的核酸检测产品出口到法国、菲律宾、阿联酋、土耳其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分国家市场份额超过80%。海外市场拓展最典型的是迈瑞医疗的呼吸机业务。截至2020年10月底,迈瑞呼吸机新进入海外600多家顶级医院,覆盖亚太、拉美、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以欧洲为例。除了为最初覆盖的医院出口产品,迈瑞还进入了100多家重点医院,迅速扩大了欧洲市场。一般情况下,进入这样数量的医院至少需要三年时间。迈瑞方面表示,此次疫情极大地提升了迈瑞品牌的海外认知度,并将公司的国际化进程缩短了至少5年。借助疫情“窗口期”,国产器械有望快速赶超国外产品,从而全面打开国产医疗器械的替代空间和国产高端医疗制造的全面出口之路。即使疫情消退后,一些优质企业仍将长期受益于其他产品线的全球国内替代和创新红利。

除了产品,还要考虑企业的上市流程。

疫情给医疗器械企业带来了优秀的财务数据,企业要利用好这个机会,进入资本市场,争取上市,更好的发展。这次疫情带来的机会,恰逢今年IPO的浪潮。2020年,截至2020年11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有431家IPO公司,超过2018年和2019年的公司总数,达到5年来的峰值。就医疗器械概念而言,2020年上市的医疗器械概念股有21只,远超2019年的12只。这些企业抓住了疫情和IPO浪潮的机遇,成功“登陆”,企业未来的发展无疑上了一个台阶。

但今年10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坚持控制增量,化解存量。最近几个月,每周IPO过会数量在20家左右,而获批数量仅为个位数。这波IPO之后,可能会有上市政策收紧。所以,对于要上市的公司来说,目前的IPO浪潮是最后的出路,一旦错过,就有可能被叫回疫情前的“原形”。

一般来说,在新冠肺炎疫情有望得到控制的2021年,疫情带来的短期需求不会持续,因此2021年医疗器械企业收入增速必然下降。潮过了,什么样的企业会被打回“原形”,什么样的企业能顺势而为,发生质变?

一是疫情后主要产品可以进一步应用,特别是受到相关政策优惠的企业,会因为国内市场的扩大而得到持续发展。第二,借助疫情窗口完成创新并在全球树立品牌的企业,发展前景广阔。对于主营低值易耗品和医用防护用品的企业来说,飙升的营收来去匆匆。如果企业不借助这笔财富积极转型升级,扩充产品线,很可能会回到疫情前的营收水平。对于尚未完成上市的企业,一定要抓住机会上岸。

标签:
阅读上文 >> 万泰生物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获批在德国市场销售
阅读下文 >> 基因疗法:眼部疾病治疗革新者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wuhanty.com/fagui/show-3246.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天涯医药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