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法律法规 >相关法规>正文

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8月2日例行新闻发布会散发材料之二

2021-08-24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23 天涯医药网

核心提示:陇西素有千年药乡和天下药仓之美称。在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就有黄芪第一出陇西(即陇西郡,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天水、陇南、秦安等地)的记载,这一方面说明在陇西范围内适宜于黄芪等中药材的生长,另一方面也

陇西素有'千年药乡'和'天下药仓'之美称。在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就有黄芪第一出陇西(即陇西郡,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天水、陇南、秦安等地)的记载,这一方面说明在陇西范围内适宜于黄芪等中药材的生长,另一方面也说明由于地域的差别各类中药材有着很强的道地性,从现在全国各地种植的黄芪、党参等道地中药材品质来看,陇西范围内种植的也明显优于其他各地(以陇西黄芪为例,经甘肃数字本草检测中心近两年成千批次黄芪检测结果表明,甘肃市场销售的黄芪合格率在89%左右,陇西地产黄芪合格率100%、有效成分含量是国家《药典》规定的4至8倍),所以被中国农学会评为'中国黄芪之乡','陇西黄芪'也通过了国家质检局原产地认证。同时,由于陇西干旱冷凉的特殊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于各类中药材的仓储,再加上丰富的中药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很早就是闻名全国的中药材集散中心,被国家工信部命名为'全国中药材药源保障供应基地'。为此,进入本世纪以来,陇西县委、县政府不断挖掘陇西各类中药材丰富的种植资源和悠久的中医药文化资源,抢抓国务院批复在甘肃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的良好机遇,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双百五十'(建成百万吨的现代化仓储设施和产值过百亿元的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黄芪、党参10万亩GAP种植基地,培育10个产值过亿元的中药饮片加工企业,10个产值过10亿元的中成药加工企业,研发'十大'保健产品,创建'十大'名优品牌)工程,中医药产业实现了全链条、快速度发展。2018年,全县中医药产业对全县财政和农民的收入贡献率都接近三分之一,中医药增加值占到了全县工业增加值的'半壁江山',中医药产业已真正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

一是中药材种植逐步走向标准化。陇西属温和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受益于良好的自然禀赋,陇西中药材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上,都形成了明显优势。全县已普查到种植品种310种,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主要品种中,陇西有96种,占全国的26.4%;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陇西有93种,占全国的72%。全县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1.1%,种植面积居全国县区首位。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道地'药源保障基地,积极开展各类地产中药材种子的选优提纯、种苗的精细化繁育和大田的标准化栽培等工作,已完成了黄芪、黄芩、党参、甘草等18个道地药材种子、种苗培育和标准化种植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并通过省质监局评审,颁布为甘肃省中药材地方标准。采取'公司牵头建基地、协会搭桥连农户、技术部门搞指导、乡镇配合抓面积、县上适当拿补助'的运作模式,每年筹措专项扶持资金400多万元,对标准化种植基地及核心育苗区每亩补贴200—500元,通过土地流转和'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等方式,不断加快构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和药源基地体系,2019年完成育种、制种、扩繁示范基地2000亩,建立种子种苗繁育基地5万亩,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20万亩,从源头上保证了中药材道地品质。

二是中药材加工正在积极推进精深化。坚持把精深加工作为提高产业附加值、提升产业效益的重要环节,一方面,采取'五统一分'的经营模式,引导县内切片初加工散户组建中药材初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并积极入驻江能、扬子江饮片加工基地,推动全县中药材初加工向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引导企业通过倚大联强、兼并重组、技术升级等途径,打造集中药饮片、提取物、成药、保健品等为一体的大众化、高端化产品加工体系。按照'园区承载、龙头带动'的工作思路和'151(培育产值过百亿元的园区,5户产值过十亿元和10户产值过亿元的企业)'的发展目标,在甘肃陇西经济开发区内规划建设了占地9平方公里的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并已累计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5亿元,先后引进入驻天津天士力集团、中国中医药集团、河北神威集团、湖南千金药业、甘肃奇正藏药、普尔康药业等知名中医药加工企业27家。在园区和龙头的辐射带动下,全县培育千万元以上的中药材加工企业5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0家,新版GMP认证企业24家,成药制造企业3家,引进国药准字号产品63个,研发健字号、食字号各类保健产品26个,个体加工户3000多户,年加工转化各类中药材35万吨,销售额近百亿元,安排就业5000多人,中医药加工基本实现了由初级切片向饮片炮制、有效成份提取、成药制造、保健品开发全产业链的拓展延伸。同时,根据甘肃省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中医药产业为核心,以'中国饮片城'为目标,将把首阳镇打造成具有明显产业定位和独特功能的中药材小镇,形成具有产业、旅游等功能的综合性发展平台。

三是中药材市场交易基本实现了产地专业化。充分发挥'天然药仓'的自然气候优势、'陇上旱码头'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千年药乡'的产业基础优势,立足优势抓招商,积极鼓励启民资,依托并整合原有文峰和首阳两个药材市场资源,结合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引进甘肃江能医药科技集团投资5亿元在首阳镇规划建设了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的首阳地产药材交易市场,已吸纳经销商户3000多户,年交易原药材和饮切片50万吨以上,年交易额近百亿元。在不断巩固现有传统中药材交易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互联网+中药产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的现代化商业服务模式,经省政府批准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于2018年1月正式上线运营,有效解决了产业上下游客户信息不对称、商品质量不确定、经营生产融资难、物流配送成本高等问题,实现优质中药材资源共享。同时,积极打造现代中药营销网络,切实加大中药材交易信息服务网络和专业协会组织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发互联网中药材行业信息化产品,率先在西北开展中药材线上交易、电子商务,充分发挥市场在产业化中的资源配置作用,促进定价权能力建设。全县有各类中药材交易市场23处,建成惠森集团'药材盈'等中药材电子商务交易平台3个、专业信息服务网站13个、电子商务应用企业40多家,各类个体网店440多家,发展货运信息中介组织58家、运输专线30多条;中药材经营企业500多家,其中77家通过GSP认证,18家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证,本地营销人员达3万多人,常驻外地客商2000多人;年可集散各类中药材1000多个品种,年交易量近100万吨,交易额近200亿元,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份额达到20%以上,党参、黄芪等部分品种占到全国一半以上。

四是中药材仓储已经达到区域规模化。陇西县气候湿度小、光照足、通风好,干而不燥、凉而不阴,常年实际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为25%~75%,形成了天然的阴凉库,药材存放不生虫、不发霉、不变质,是名副其实的'天下药仓'。近年来,按照'盘活存量、提升增量'的思路,采取新建和改造'两手抓'的办法,实现了仓储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仓储质量的有效保证,最大限度地把全国各类中药材资源聚集到陇西来仓储、交易和加工。一方面,积极扶持现有的仓储企业对传统仓储库进行改造扩容,广泛采用辐照灭菌、低温干燥、红外线干燥等储存技术,积极推广应用低温充氮技术,切实保障中药材储存环节质量安全。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投资发展仓储业,并成功引进广东康美药业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了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的康美甘肃西部中药城,其中中药材和饮切片、中成药仓库50万平方米,中医药博览园及配套服务10万平方米,半成品和产成品交易用房20万平方米,饮切片加工厂房20万平方米。江能医药集团投资4.5亿元建设的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现代仓储物流中心项目,智能立体云仓已投入运营,静态仓储能力达5万吨,动态仓储能力达30万吨以上,初步实现了全智能、无人值守作业。再加上已有的中天药业、惠森药业、江能药业集团等企业建设的仓储设施,目前全县千吨以上仓储物流企业达到35家,静态仓储能力100万吨,仓储品种320多个,年周转量由100万吨增长到200万吨,基本实现了'药在陇西最全、储在陇西最优'的目标。

五是中医药产业着力在打造道地药材和产品品牌化。着眼提升中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医药行业盛会'的目标,成功举办了2018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邀请参会宾客达3000多人,参会企业达1050家、参展企业666家,布展面积达到3.7万平方米,引进签约项目33个、签约金额33.8亿元,首阳中药材交易中心在大会期间签订中药材原药和饮切片采购协议22份,采购总金额达20亿元,为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也是继'兰洽会'、敦煌'文博会'之后甘肃又一张对外宣传名片。会议还发布了《陇西宣言》,成为推动中医药文化、事业和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引领性、标志性行动。陇西先后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陇西黄芪'、'陇西白条党参'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华夏药都''天下药仓'两大类19个类别的产品和服务商标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审查注册。2016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命名陇西县为'全国中药材(黄芪、党参)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陇西黄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陇西白条党参''陇西黄芪'被农业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鼓励引导县内中医药加工企业研发生产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的品牌产品,目前累计申报注册'惠森''中天泰科''陇山渭水''陇元贵宝'等中药饮片、药茶、药膳等产品商标30多个,中医药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六是中药材质量监测已逐步进入常态化。着力建设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全县有首阳地产中药材交易市场和甘肃天士力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企业列入甘肃省国家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完善道地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2018年已实现全县17个乡镇追溯体系建设的全覆盖,已初步建起县、乡、村及生产经营主体'三层一级'的追溯模式,进一步强化道地中药材生产经营主体的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全县道地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储运过程的质量和责任可追溯链条。着力建设质量安全监测平台。甘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已于2018年5月份顺利通过CNAS认证,基本涵盖《中国药典》(2015年版)90%以上的中药材/饮片,进一步加强了对中药材产地环境动态评价、中药材质量的检验检测、原药有害成分鉴定、中药材有效成分及农药残留量、重金属检测、农业投入品的检测化验等工作。甘肃省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检测中心已完成黄芪、党参、黄芩、板蓝根种子种苗检验规程及质量标准的编写,并积极申报省级地方标准,依托标准的申颁全面启动中药材种子种苗检测中心CMA认证工作,在全省首家建成通过认证的中药材种子种苗检测中心,填补省内行业空白,从源头上保障中药材质量。着力建设科技研发平台。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质量效益,培育富民强县特色产业,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出台了《陇西县工业发展20条扶持政策》(试行)。同时,中天药业组建成立了'陇药工程研究中心';一方药业成立了'甘肃省道地中药材配方颗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陇西分院已于2018年7月挂牌成立,将加强陇西县人员培训、科技研发、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力量;陇西县政府与甘肃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达成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组建成立了甘肃陇西中医药研究院、甘肃陇药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中药材检测中心和中药材种子种苗检测中心'一院三中心',围绕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科技成果转化、质量检测、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为促进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陇西将聚焦打造'中国药都'目标,深入实施'双百五十'工程,坚持以'种植标准化、加工精深化、市场专业化、仓储规模化和产品品牌化'为方向,健全完善大宗中药材追溯体系和中医药保健品研发、休闲度假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高标准推进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首阳特色药材小镇建设,发挥区域优势,突出产地特色,对接国际市场,拓展产业链条,全力促进陇西中医药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力争将陇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药源保障基地、全国知名的中药材加工转化基地、科技孵化基地、循环改造示范基地、现期货交易中心和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

标签:
阅读上文 >> 中医药转移支付资金向'两州一县'倾斜
阅读下文 >> 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8月2日例行新闻发布会散发材料之一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wuhanty.com/fagui/show-14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天涯医药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