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后健康卡

疫苗接种证和接种卡的区别

接种证和预防接种证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认为它们是一回事,但其实是有一定区别的,这两种记录不是一回事,另外,它们也是分开保存的,所以要注意不要混淆。

接种疫苗需要接种证

每个宝宝在出生医院的时候都有体检手册和儿童预防接种证,其实还有预防接种证,两者的区别如下:

1、预防接种证是记录孩子出生的年、月、日以及在哪里服药的,另外还有疫苗的有效期、疫苗的生产厂家等,而预防接种卡是一个小本子,儿童预防接种卡的作用是记录孩子的预防接种情况,里面有全面的预防接种记录以及该年龄段应该打哪些针;

2、预防接种卡在医院,预防接种证在家长手中,两者是有区别的。

小贴士

其实二者的区别和银行卡和存折的道理是一样的,预防接种证储存在微机那边的东西,只有医院能看到才有,然而预防接种证上可以看到你已经接种了多少针,幼儿园和入学时在接种单位开的预防接种证上都有,国家实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没听说过查验预防接种证。

疫苗接种证和接种卡的联系

预防接种证是儿童预防接种的有效凭证,如果预防接种证丢失,可以按照儿童预防接种证丢失补办流程,补办后的预防接种证就可以使用了,可见两者还是有一定联系的,没有预防接种证,就无法查询以往的接种信息,补办起来就比较麻烦。

接种卡与预防接种证有联系

孩子出生后,家长要在出生医院时为孩子办理预防接种证,有人可能会好奇孩子的预防接种证收费吗,其实办理预防接种证卡是不收费的费用,预防接种证上有很多关于孩子接种疫苗的宝贵信息,应该妥善保存,尽量避免丢失。

如果不慎丢失,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的出生证明、户口本等经常去预防接种门诊补办,预防接种门诊的医生可以根据他们保存的预防接种证,将接种信息重新填写在预防接种证上,但对于经常流动的孩子来说,接种信息可能并不完整。

以上就是关于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证的联系,可以看出,两者之间虽然有区别,但是也有一定的联系,两者在办理的时候也是在一起的,后续如果需要预防接种证丢失也是可以通过预防接种证方便补办的。

孩子健康必须接种五种疫苗

儿童健康必须接种五种疫苗 小宝宝的身体太娇嫩,对病毒的抵抗力很弱,而接种疫苗就相当于宝宝的'金钟罩',可以保护小宝宝娇嫩的身体免受严重疾病的侵袭。

编辑推荐

宝宝有必要接种甲肝疫苗吗?幼儿接种疫苗的4个常识

第一,给宝宝接种国家计划内的所有疫苗,即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这五种疫苗。

第二,计划外疫苗。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已将麻腮风疫苗、乙肝疫苗、RNA疫苗等纳入计划免疫,为了让宝宝远离疾病的威胁,有条件的家长应尽量给宝宝接种所有计划免疫疫苗和计划外疫苗,为宝宝的健康多一份保障。

目前,国内计划外疫苗包括麻腮风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Hib(乙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乙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等。部分疫苗分为国产和进口两种,妈妈们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为宝宝选择疫苗。

卡介苗

预防疾病:结核病

接种时间:出生 24 小时后即可接种卡介苗,最迟应在 1 岁前完成接种。

乙肝疫苗:

预防疾病: 乙型肝炎

接种时间:出生 24 小时后应尽快肌肉注射 1 针乙肝疫苗,1 个月后再注射 1 针,6 个月后共注射 3 针,称为 0、1、6 方案。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

预防疾病: 脊髓灰质炎

接种时间: 婴儿出生后 2 个月、3 个月和 4 个月各口服一次。18 个月和 4 岁后各加强一次。

白百破疫苗

预防疾病: 百日咳是百日咳(百日咳)、白喉(白喉)和破伤风(破伤风)的简称。

接种时间:初次免疫应在宝宝出生后 3 个月、4 个月、5 个月时接种,每次接种间隔 4 周,共接种 3 针,加强免疫应在宝宝出生后 18-24 个月时加强 1 针。

接种疫苗后健康卡

麻疹疫苗:

预防疾病: 麻疹,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出疹子。

接种时间:出生后 8 个月接种第一针,18-24 个月复种 1 针。

猜你喜欢

幼儿接种疫苗的误区 接种后的护理

更多内容,请关注飞华健康网育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