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院政策 >新闻>正文

CFDA:婴幼儿奶粉标签标识不规范现象仍存在

2021-05-24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26 天涯医药网

核心提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通告指出,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年来针对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标识内容,检查生产企业126家次、经营单位21.1万家次,发现部分企业标签标识不规范现象仍然存在。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通告指出,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年来针对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标识内容,检查生产企业126家次、经营单位21.1万家次,发现部分企业标签标识不规范现象仍然存在。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立案查处253起,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5600余份,并要求在2018年1月1日前完成标签标识整改任务。

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管理过渡期将于2017年12月31日结束,过渡期结束后,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不得生产标签标识不符合配方注册要求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食药监总局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继续加大对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标识的监督检查,发现2018年1月1日起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标识不符合配方注册要求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中国奶粉行业长时间处于一种'噱头时代'

中国奶粉行业长时间处于一种'噱头时代'。走进商场或超市的奶粉专柜,包装和标签就看得人眼花缭乱,至于产品本身到底有多大区别,很多消费者并没有精力或能力搞清楚。当企业把成本和心思过多地花在制造噱头上,奶粉行业的竞争就变成某种意义上的恶性竞争,其导致的后果就是国产奶粉整体不被消费者信任。监管的发力,对于治理这一乱象来说很有必要。

奶粉包装上标签乱飞的背后,反映的也是奶粉市场发展的乱象。据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10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共有近2000个配方,平均每家企业有近20个,个别企业甚至手握近200个配方。同一种东西,硬是通过包装和贴牌变成不同的商品,消费者选择的空间看似大了,其实选来选去,不过是在商家的噱头里转圈。

这显然是低层次的恶性竞争!营销成本、包装成本投入太多,也就意味着在产品上花的心思可能更少。消费者掏钱是要买放心、性价比高的产品,不是买金光闪闪的包装。

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标识仍存在不合规范现象

2016年12月,食药监总局开展了为期1年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标识规范和监督检查工作。在检查中发现,部分产品名称含有'金装''金牌'等字样;部分标签标注的原辅料来源使用了'全进口奶源''源自天然牧场''生态牧场'等模糊信息;部分企业用'零添加''不添加香精香料'等字样。此外,个别企业在标签标识中明示或者暗示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护肠道等功能。

按照食药监总局今年5月发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标签规范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商品名称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不应包含'金装''超级''升级'等虚假、夸大、违反科学原则的词语,'益眠''强体'等涉及预防、治疗、保健功能的词语,以及'益智''益生菌'等明示或者暗示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护肠道等功能性表述等。

消费者不是营养专家,有时确实难以好好研究比较奶粉配方等核心信息,这时候就需要企业把专业内容进行通俗化的表达。所以给产品包装加标签本身没有问题,关键在于内容是不是准确、诚实。比如'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等,如果确实没有夸张虚构的话,可以把具体哪国进口、哪国牧场标明,有据可查、有源可溯。

还有些奶粉品牌,在包装宣传时,喜欢强调自己的婴幼儿奶粉'接近母乳'或'母乳化';有些则在标签和说明书中明示或者暗示'益智、增加抵抗力或免疫力、保护肠道'等。这些做法有的违反广告法,有的违背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准则,都属于企图在提升产品质量之外找成功的'捷径'。

自从'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产奶粉长期萎靡不振。要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绝不是在名称上玩花样可以实现的。愿这一次的监管乏力,可以促进奶粉市场洗牌,让更多的企业专注质量、专注消费者满意度,而不是继续贪婪地停留在名称上的噱头和花样里。

参考资料:①新华社《食药监总局检查发现:婴幼儿奶粉标签标识不规范现象仍存》②健康时报网《奶粉不能在名称上玩花样了!》

标签:
阅读上文 >> 发改委:居民供暖宜煤则煤 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
阅读下文 >> 三明又放大招!22家公立医院收付费制度将改革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wuhanty.com/yiyuan/show-8366.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天涯医药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