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院政策 >新闻>正文

胃滞留给药系统的分类及产品开发现状

2023-06-11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22 天涯医药网

核心提示:漂浮型胃滞留给药系统是指口服后进入胃内,由于其密度低于胃液和内容物,呈现漂浮状态,在胃内滞留时间延长,从而延长药物在吸收窗内的滞留时间,产生缓控释作用,此类制剂不影响胃排空。2.胃滞留给药系统适合的药物类型。。

口服给药因其方便和安全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然而,传统的口服药物由于胃排空快,在胃肠道中通过时间短,排出体外时往往不能完全释放,导致其生物利用度降低,需要频繁给药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为了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大量的研究致力于开发口服缓释给药系统。其中,胃滞留给药系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胃滞留给药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能滞留在胃液中,延长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时间,提高药物吸收,或增强药物在胃中的局部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服药次数,提高临床疗效。该系统可促进弱酸性药物、胃肠道特定部位吸收的药物、十二指肠主动转运的药物、肠道环境不稳定的药物和治疗窗窄的药物的吸收,弥补药物生物半衰期短的缺点。

1.胃滞留给药系统的影响因素

研制胃潴留制剂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生理因素、病理因素和制剂因素。

患者的年龄、性别、姿势、身体状况、情绪状态、进食量等生理因素都会影响药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病理因素如患者的疾病(如克罗恩病、糖尿病等。)和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如抗胆碱能阿托品、阿片类可待因、胃肠动力促进剂西沙必利等)的摄入。)都会对胃排空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制剂因素,如制剂的大小、形状、密度等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当制剂的体积过大时,不容易吞咽,过小时,容易通过胃的蠕动从幽门排出,大大缩短了其在胃中停留的时间。与其他形状相比,圆形和四面体制剂具有更长的胃滞留时间;制剂的密度可以决定其在胃中是漂浮还是沉降。

2.胃滞留给药系统适合的药物类型

适用于胃滞留缓释给药系统的药物类型主要包括:在肠道环境中溶解度低的药物,如氯氮平、多潘立酮、双嘧达莫等;主要作用于胃或十二指肠的药物,如复方硫酸庆大霉素、雷尼替丁、延胡索乙素等。主要在胃或小肠上部吸收的药物,如双嘧达莫、维生素B2、多潘立酮等。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且易溶解吸收的药物,如诺氟沙星、地尔硫卓等;不被胃酸和胃酶破坏,需要缓控释的药物。

3.胃滞留给药系统的分类

胃滞留给药系统种类繁多,可分为漂浮给药系统、生物粘附给药系统、膨胀溶胀给药系统、密度给药系统、磁导向给药系统和超多孔水凝胶给药系统。

3.1漂浮型胃滞留给药系统

漂浮型胃滞留给药系统是指口服后进入胃内,由于其密度低于胃液和内容物,呈现漂浮状态,在胃内滞留时间延长,从而延长药物在吸收窗内的滞留时间,产生缓控释作用,此类制剂不影响胃排空。这类给药系统主要是提高药物在胃内,特别是上胃肠道的吸收,从而维持血药浓度在治疗水平,提高疗效。漂浮型胃滞留给药系统的漂浮性通常由制剂中的气体或低密度材料提供。

根据漂浮机理的不同,可分为泡腾型和非泡腾型两种。泡腾胃漂浮给药制剂使用溶胀材料如甲基纤维素、多糖如壳聚糖、泡腾剂如碳酸氢盐、柠檬酸或酒石酸来包封药物并实现胃漂浮。非泡腾系统通常由凝胶或高度溶胀的纤维素胶体、多糖或形成基质的p

生物粘附性胃滞留给药系统是指结合高分子材料(外源性凝集素、壳聚糖等)制备药物。)用药物。该材料可粘附在胃上皮细胞或粘液蛋白表面,通过增加药物与胃黏膜的接触时间,提高药物在胃壁的渗透,促进药物在胃肠道选择性吸收的吸收效率,延长药物的释放。然而,生物粘附性胃滞留给药制剂不能有效抵抗胃壁收缩引起的表面张力。胃粘液和食物对胃内容物的稀释作用限制了胃内粘附制剂与胃壁的接触。此外,大多数粘附材料在胃中的毒性未知,这限制了生物粘附性胃内滞留给药系统的应用。

3.3膨胀型胃滞留给药系统。

膨胀型胃滞留制剂是指药物以可口服的体积通过口腔进入胃内,然后在胃酸的作用下迅速膨胀,增加到足以抵抗幽门括约肌排斥的体积,从而延长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药物完全吸收后,载体会逐渐溶解变小,随胃内容物排出。膨胀型胃滞留给药系统由膨胀系统和溶胀系统组成。该展开系统由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可压缩到胶囊壳内,不受几何形状的约束,进入胃内后展开。肿胀是由水渗透引起的,反应通常是由胃液或胃内容物进行的。

3.4密度胃滞留给药系统

密度型胃滞留给药制剂是指药物被不同密度的赋形剂包裹,使制剂在胃中漂浮或下沉,从而改变药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系统分为高密度型和低密度型。

高密度滞留给药系统的密度高于胃液。口服后可迅速沉降于胃底部幽门附近,被胃皱襞包裹,避免在胃肠道内食物流动、胃肠蠕动等生理条件的影响下过早排出胃外,从而增加药物的胃滞留时间。一般这种剂型的密度需要达到2.5g cm-3。低密度胃滞留给药制剂采用直接添加低密度材料(包括醋酸纤维素、聚碳酸酯、低密度甲基羟基果胶、琼脂等。),空气或油使药物进入胃肠道后迅速漂浮在胃液和内容物上实现滞留给药,弥补了漂浮给药系统中气体产生和漂浮状态形成导致的药物释放时间的滞后。

3.5磁引导胃滞留给药系统

磁性胃滞留给药制剂是指在赋形剂中加入磁性材料,通过磁性探针在胃外附近的作用实现滞留的给药制剂。虽然磁导向制剂的效果相当可观,但是磁性探针在体外的高精度定位、磁性赋形剂的毒性以及患者的依从性限制了这类制剂的应用。

3.6超级多孔水凝胶给药系统

多孔水凝胶给药系统是一种基于水凝胶的胃滞留给药制剂。多孔水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结构的亲水性凝胶分子材料。其结构中有许多相互连通的微孔,微孔直径约为100 m,遇水后会通过毛细血管的润湿和渗透作用,在短时间内吸水膨胀到目标体积,漂浮在胃液上,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来自胃的蠕动,使药物得以滞留和释放。

4.胃滞留制剂产品现状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胃滞留给药系统的类型也逐渐多样化。但纵观近年来国内外上市或仍在临床研究中的胃滞留制剂的产品和作用机制,不难发现胃漂浮制剂在胃滞留制剂市场中仍占有较大份额。多孔水凝胶和磁导向胃滞留药物

胃滞留给药作为口服给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在促进药物吸收方面起到了胃靶向作用,为药物在胃内的释放和胃病的治疗提供了许多新方法。但目前市场上的胃潴留剂种类还很少,且种类繁多,体内外评价方法也很多,没有统一可行的标准。就研究现状和已上市产品而言,漂浮型和扩张型给药系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研究将其与其他胃滞留策略相结合,以克服其局限性,获得更长、更稳定的胃滞留时间。近年来,胃滞留药物制剂的研究不断深入,主要表现在各种新型制剂技术和新型高分子材料在胃滞留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各种新型制剂技术的组合。相信随着各种新辅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会有更多的胃潴留药物制剂应用于临床。

参考资料:

[1]吴天一,胡宁,孙淑萍。胃滞留缓释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学,2020,27(02):15-17。

[2],余子尧,余,康.胃滞留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20,37(07):877-885。

[3]胡,朱壮志,王浩.胃滞留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9,50(03):241-251。

[4]霍、陶淳、胃滞留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7,26(04):420-426。

标签:
阅读上文 >> 天士力、步长……7个独家品种亮眼 中成药集采即将开始
阅读下文 >> 【互联网+】医美咨询服务平台美呗完成数千万融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wuhanty.com/yiyuan/show-1976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天涯医药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