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医药资讯>正文

第二批“登峰计划”医院名单出炉,中山医系包揽五家

2021-04-10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55 天涯医药网

核心提示:1月2日,根据南方日报报道,第二批“登峰计划”重点建设医院名单已出炉,共推出13家医院,分别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1月2日,根据南方日报报道,第二批“登峰计划”重点建设医院名单已出炉,共推出13家医院,分别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粤北人民医院、梅州市人民医院和茂名市人民医院。

记者了解到,本次“登峰计划”共推出22家重点建设医院,包括首批推出的9家医院,在未来三年内,每家登峰医院将获得3亿元的资金支持。此次建设资金将由省财政厅直接拨付至项目医院,由重点建设医院自主预算管理及使用,用于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和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原则上不得用于基建。

▍“登峰医院”怎么建? 南方+记者从广东省卫健委了解到,重点建设医院将在五大方面发力,分别是发展前沿医疗技术、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集聚拔尖医学人才、打造一流医学学科、率先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目标是争取到2022年建成1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和若干个专科类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新增2-3名院士、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6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争取全国百强医院达15家以上;粤东西北地区重点建设医院解决疑难复杂重症的医疗技术水平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全省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打造一所中国特色、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研究型综合医院。计划打造3个临床诊疗中心(院中院)和1个检验检测平台;新增省部级平台2-3个,国家级平台1个;新增1名两院院士、新增3-5名国家级领军人才、4-6名新增国家级青年人才;在科研建设方面,瞄准国际前沿方向,形成3-5个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研究大团队,包括RNA医学研究团队、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团队、生物治疗研究团队、医学生物材料研究团队、医学人工智能研究团队等。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力争3年3个专科进入全国排名前十,5年5个专科排名进入全国前十。力争在5年内建设一个肝脏疾病国家级科研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一个脑病区域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一个免疫性疾病诊治中心;5年内力争培养或引进院士1-2人;5年内,基于医院在肝脏疾病、脑病和风湿免疫三个研究方向上形成的技术和临床优势,继续扩大科研团队规模,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将三个研究方向的影响力提升至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水平,在相关领域发挥引领带头作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推进数据库建设,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前期建好的全球共享疑难眼病数据库为参照,逐步完成重大眼病(如白内障、青光眼、屈光不正、眼底病、角膜病)的人群流调数据库、临床病例数据库、眼科影像数据库、患者随访中心数据库的整体建设,提升我国重大眼病数据库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其次,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建设临床药理基地,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建设立足华南、辐射全国、服务“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口腔医学诊疗及科研平台,自主研发一批突破瓶颈的关键核心诊疗技术,引育一批创新型口腔医学临床科研领军人才,产生1~2个产业带动性强、技术自主可控、独立知识产权的原创科技成果,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排名提升1~2位,稳居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全国医院百强,成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到2022年,力争将医院建成国内专科布局最全、服务规模最大、诊疗水平最高、世界一流的(简称“三最一流”)癌症中心,综合实力国内排名第一,世界排名进入前十。计划整合医院内部的肿瘤组织样本库、科研/临床高通量测序平台、生物医学大数据平台、新型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平台,建立新的运行体制,组建广东省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争取获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立国家/区域医学中心、肿瘤学研究的协同创新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第一期建设并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建成1-2个国家中医诊疗中心;在基础研究领域,建设岭南医学研究中心基础实验平台、中药新药研发平台、新药中试转化研究技术平台等;到2022年,争取在新一轮遴选中产生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2名;创办《中医肿瘤学》学术期刊,争取在5-10年内成为国内科技核心期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功能完善的中心实验室,积极构建临床资源生物样本库平台,推动重点学科依托临床大数据库为基础的多中心研究;直接引进专门进行科研的双一流大学博士毕业生21人,将争取通过3-5年的建设,在人才培养与引进的数量和质量上超过广州部分省属三甲医院或大学直属附属三甲医院的水平,形成人才队伍建设“市一模式”,起到标杆示范作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基于国家和儿科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科学设置专业并进行动态调整,积极支持儿童脑科学、新生儿科、围产医学(胎儿医学、产前诊断)、出生缺陷、血液肿瘤、儿童重症等特色应用型学科和专业发展;通过5年的建设使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龙头学科群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6大特色应用型学科方向具备世界领先水平,建成以儿科学为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到2022年,医院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学科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医院及大湾区区域性医疗中心,综合实力进入华南区前20,全国前100; 将打造精准医疗创新平台,以重点研究疾病及高风险人群早筛早治防控技术和建设医学标准数据库和生物医学数据库为主要工作方向。在科研领域, 医院将突破国家和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的瓶颈,培育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3个,争取建设成立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医学研究中心、区域医疗中心、重点实验室三大平台的基础上,使结核病、新发传染病、肝移植三大学科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上具有竞争性优势,其中结核病专科排名进入前3,新发传染病进入前10,肝移植进入国内第一方阵。粤北人民医院:用5年的时间培养引进5-10名高层次领军人才、25名博士、250名硕士,培育120名高级医学人才,实现全院主要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全部为正高职称,全院医师研究生学历达70%以上;医院将提升疑难复杂重症医疗技术水平与能力,大部分专科的临床疑难、急危重症诊治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完全达到高水平医院的要求。梅州市人民医院:建设梅州市医学科学院,设立心血管病研究所、肿瘤研究所、消化病研究所、神经疾病研究所等机构;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组建院士智囊团;打造高水平区域疑难复杂重症救治中心;建设国家级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综合卒中中心,创建国家创伤中心; 力争获得器官移植准入资质,开展器官移植。 茂名市人民医院:积极推进新药Ⅰ期临床试验基地和生物样本库建设,建设研究型医院,争取成为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单位;推进紧密型医联体(或医疗集团)建设,争取实现医联体内人财物管理统筹,实现资源共享,保证分级诊疗落到实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建医疗高地,首批9家医院亮出成绩单尽管广东总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北京、上海三足鼎立,但“前有差距,后有追兵”,与京沪相比差距较大,同时与紧跟其后的浙江、江苏等地相比领先优势不明显。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要求,去年6月,广东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计划推出22家重点建设医院,首批推出9家,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中医院5家医院,作为“登峰单位”。此外,深圳市人民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被选为“登峰培育单位”。启动建设半年来,首批9家医院亮出了成绩单。截至目前,首批高水平医院已引进各类高层人才235人。复旦排行榜全国百强医院我省上榜10家,比去年增加1家,眼科、呼吸科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1月2日,根据南方日报报道,第二批“登峰计划”重点建设医院名单已出炉,共推出13家医院,分别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粤北人民医院、梅州市人民医院和茂名市人民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目标建设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科学中心,目前已完成消化道肿瘤研究中心、干细胞研究中心等实验研究平台的宏观设计方案。初步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人类遗传资源中心,待样本库完全建成后,可涵盖15-20个优势学科。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沈祖尧教授担任精准医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引进哈佛大学 Ronald Tompkins (国际烧伤学会主席,全美烧伤学会主席)为客座教授。截至2018年11月,引进中山大学“百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中青年学术骨干3人,中山大学“百人计划”青年学术骨干2人;引进博士后82人;引进双聘院士1人,短期千人1人,高端外国专家2人,柔性引进麻省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知名教授2人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依托消化内科、普外科、神经外科、肿瘤内科等学科,拟建设以消化系统肿瘤和神经系统肿瘤为特色的国际一流肿瘤临床诊疗中心,申报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搭建AI辅助决策平台,选定肝脏肿瘤、消化道肿瘤作为一期辅诊病种,已于去年年底投入使用,将大幅提升临床诊断效率。推进慢性肾病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建设,申报病毒性肝炎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牵头申报感染性疾病领域、消化系统疾病领域等2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临床研究中心建设完成场地建设工程施工单位招标。积极申报专科类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目前已经获批风湿病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将制定风湿病国家区域诊疗中心的实施方案。广东省人民医院:设立“1234 计划”,旨在通过五年时间完成培养或引进1名院士、2名长江学者、3名权威专家、4名国家杰青。已成功全职引进1名长江学者及国家杰青;柔性引进曹雪涛院士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平洲科研实验平台基地建设作为“三重一大”项目已经完成立项,将建成6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实验室以及配套的专家公寓。重大科研项目立项截至8月28日受理了46项,10个重大项目每项目拟资助500万-1000万元,预计投入经费1亿元。初步确立了和美国匹茨堡大学医学院的合作意向;启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全面战略合作计划,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澳门科技大学、镜湖医院等;初步签订了中美欧创新创业合作计划,包括美国Rush大学、德国汉堡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设备项目库,主要是以大中型设备配置为主,与医院建设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购置的中小型设备形成互补。建立院士工作站4个,引进肝胆、消化、妇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个领域的院士,目前医院共有院士工作站5个,初步形成院士工作站规模。新增青年珠江学者1人,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称号5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称号28人。去年8月正式启动申报呼吸国家医院中心工作,启动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大数据及生物资源库平台项目建设。国际首次报道自主麻醉下胸腔镜气管和隆突手术、国际首例阿基米德导航引导肺部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术,国内首例边缘供肺EVLP“再修复”后成功移植。年内成功实施心肺联合移植7例,数量和质量居国内首位。广东省中医院:组织实施“区域诊疗中心”专项,初步立项区域诊疗中心项目16项,其中脑病科、肾病科等6个专科成为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项目。心血管科的“冠脉血运重建后心绞痛”、肾病科的“慢性肾衰病”入选成为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立项启动了34个优势病种建设。启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和广东国际传统医学临床指南研究院项目建设。开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二期建设。成功聘请李兆申、俞梦孙两位院士并筹备建立院士工作站。聘任荷兰乌特勒支大学Timothy T.R.D.J. Radstake教授为医院客座教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进入新一轮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深圳市人民医院:引进人才50人, 即将签约高端人才5人,包括中华医学会二级学术委员会现任主任委员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高端计划2人,大学终身教授1人。“登峰计划”医院确定支出人才科研启动经费2.63亿元,安家补贴8300万元,过渡性住房(三年期)665万元。选拔10个中青年骨干团队建立院内杰青培育团队。加大力度建设呼吸系统学科、神经系统学科、心脏及血管学科、肿瘤病学学科、内分泌学学科;建设干细胞研究与临床转化中心、细菌耐药与监控平台,介入诊疗中心,超声医学诊断治疗工程技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肿瘤个性化用药与精准治疗研究中心。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学的科研教学资源能极大地助力医院“登峰计划”的实施。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引进2名美国知名肺癌专家及其团队(孔凤鸣和陆波),以及香港大学明德教授关新元教授;器官移植中心引进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卢宠茂教授肝脏移植团队及肝移植专家吴国际医生。器官移植中心已成立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办公室。心血管治疗中心重点筹备心脏杂交手术室,将可供内外科杂交手术使用。中心共享实验室建设预期2019年中可投入使用,并引进香港大学外科知名专家万钧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筹备建立国际化临床试验管理平台;获批组建深圳市药物临床试验公共服务平台;协同深圳市卫计委推动同香港医学专科学院合作,拟成立深港医学专科培训中心;推进国际化模拟医学培训中心建设,获批建设总金额为2938万元。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引入周宏灏院士、于金明院士团队。由周宏灏院士专家团队领衔建立的精准医学研究所揭牌,目前已开展与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疾病的分子靶向治疗相关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建立的药物一期临床病房已完成了2项临床试验工作。建设临床研究中心,开展重大疾病临床研究;与美国应用干细胞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开展地中海贫血基因治疗的研究与转化应用;与汕头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共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物研究室。筹建急诊ICU病房,增加16张重症病床,争取明年春节前正式投入运行;呼吸重症病房、神经科重症病房在设计中。进行重点学科建设评审,已确定19个临床学科作为重点支持发展学科。拟成立医院护理研究院,引入省护理学科带头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院临床医学获批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内科学去年成功获批珠江学者设岗学科。出台《“登峰学者计划”管理办法》,计划用五年时间培养引进100名左右的高水平“登峰”学者人才,去年已引进博士人才8名。与德中医疗行业协会签订心脏血管中心合作协议,打造国内一流的心脏血管中心。完成I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建设工作,将于近期正式投入使用。干细胞研究平台已经搭建完成。已建成呼吸系统疾病国家临床研究分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老年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正在申报广东省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完成广东省远程医疗中心建设,成为全省20家省级远程医疗中心。

标签:
阅读上文 >>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退休了:从医70年 救治1.6万肝胆病人
阅读下文 >> 发改委:优化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审批工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wuhanty.com/news/show-81.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天涯医药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