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部受凉大便症状,听医生怎么分析
最近,我经常在爱婴组看到爸爸妈妈们展示自己宝宝的便便。每个宝宝的便便都有很大的不同!
因为宝宝的消化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便便通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态,而便便的状况也反映了宝宝身体的健康状况,所以很多妈妈都会去观察自家宝宝的便便是否有异常。
那么,什么样的宝宝便便才是宝宝生病的信号呢?
不同的大便
正常宝宝的大便一般为黄色糊状便,平时保持在每天1~2次左右,但当宝宝受凉、消化不良或肠道感染病毒时,大便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胎便
胎便是新生儿的正常粪便,主要特点是:深绿色、粘稠、无臭味。它是由宝宝吞咽的液体、发育中的肠道代谢废物以及肠道内产生的其他物质形成的,所以宝宝出生后 2 到 3 天内的大便是宝宝在母体内积累的废物体内怀孕 10 个月,当这些废物排出后,大便的颜色和性状就会发生变化。
奶瓣
当宝宝的大便中出现白色颗粒或奶瓣时,通常是因为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牛奶或配方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过多,宝宝无法消化。
3 个月前的宝宝大便中有奶瓣是很常见的现象,因此爸爸妈妈可以通过给宝宝少量多餐的方式来改善这种情况。
蛋花便
如果宝宝的大便很稀,水汪汪的,像蛋花汤一样,那么宝宝应该是腹泻了。这种现象多是饮食不当或消化不良引起的,妈妈要引起重视,及时调整宝宝的饮食。
但如果宝宝腹泻严重,并伴有食欲不振等症状,则可能是病毒感染,建议及时就医。
粘液
宝宝大便有黏液多是受凉和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适当调理肠胃,保护宝宝的肚子不受凉。
但如果宝宝的粘液便还伴有精神不振、发烧等症状,就要注意宝宝是否患上了肠炎,建议及时就医。
泡沫便
如果宝宝大便有泡沫,可能是由于母乳喂养而出现稀便,肠道内的大肠细菌分解糖分产生气体,所以才会出现泡沫便;也可能是副食中淀粉类或糖类食物过多时,使肠腔内食物发酵增加,产生带泡沫的大便。如果宝宝没有腹泻,就不需要特殊治疗。
此外,当宝宝消化不良、胃部受凉时,也会导致大便出现泡沫。

大便带血
宝宝大便带血通常与便秘有关,可能是由于肠道出血,这是婴儿肠道过敏的常见表现。
也可能是直肠息肉、结肠息肉和肛裂引起的。但是,如果大便中除了血以外还含有大量粘液,粪便量较少,同时伴有阵发性腹痛症状,则要考虑是否为肠套叠。如果粪便中含有脓血并伴有腥臭味,则要考虑是否是痢疾。无论哪种情况,都建议就医。
黑便
黑便还与宝宝吃的东西有关,例如,如果给宝宝吃氨基酸配方奶粉(用于治疗过敏的配方奶粉),就可能出现黑便。
如果在拉黑便的同时,宝宝的精神状态和生理指标也出现异常,爸爸妈妈就要注意了,可能是肠道出血引起的,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黏土便
当宝宝吃奶过多或吃糖过少时,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的矿物质钙、镁结合形成脂肪皂,大便就会呈现白色、坚硬、有臭味。
不过,也有可能是胆管阻塞,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粘土色粪便,建议就医。
硬粪便
宝宝的大便干燥、呈块状,有时像羊粪一样呈圆形,这可能是功能性便秘,主要是由于器官发育不平衡、偏食和摄入水分过少造成的。
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不容易发生便秘,而人工喂养的宝宝容易发生便秘。
发生便秘时,可添加一些润肠通便的辅食,如:甜菜水或橙汁、番茄汁、煮山楂或红枣水等。4 个月以上的宝宝可添加蔬菜泥或煮熟的水果泥等。
另外,刚出生时,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大便四到五次是正常的,甚至更多。当宝宝满月后,消化功能发育成熟,宝宝的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分享和转发到您的朋友圈,让更多妈妈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