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保 >政策>正文

2019医疗服务融资只有去年一半 但雄心勃勃的大买家正悄然入场

2023-03-27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17 天涯医药网

核心提示:因此,科技赋能的新医疗服务是博航资本今年的投资策略。2019年的一天,有保险资金负责人拜访郝跃资本创始人刘浩,当即提出要投资一家医疗信息企业3354,作为医疗信息行业的龙头之一。。

作者:谭卓昌

纪|编辑

市场上的钱少了,投资者不再往所有的“赛道”扔钱,而是集中在最大的几个,谋求第一、第二大股东的宝座。

能够提高医院效率的信息化企业成为了“香饽饽”。

第三方外包服务普遍受到资本青睐。融资交易涵盖检查、成像和消毒。

想赚快钱的投资者纷纷退缩,更有野心的大买家悄悄入市“扫货”。

“找最好的公司,做时间的朋友”,这句话尤其适用于资本寒冬的医疗服务领域。

2019年的一天,有保险资金负责人拜访郝跃资本创始人刘浩,当即提出要投资一家医疗信息企业3354,作为医疗信息行业的龙头之一。该企业2019年业绩显著,受益于医保费控建设需求,订单保持快速增长。“一堆人盯着,股票一直涨。”

然而,由于竞争对手众多,保险公司最终未能抓住机会。

这是2019年医疗服务投入的一个缩影。

据动脉网统计,截至2019年11月,国内医疗信息化的投融资事件不下200起。仅11月份,医药信息化领域就发生了31起投融资事件。

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降本增效”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旋律,进一步影响了医疗服务领域的投入。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能够提高医院效率的信息化企业成为“烫手山芋”。此外,院外第三方医疗服务也成为投资热点。

相比线上的火热,线下进入了更深的盘整期,总投入较上一年缩水一半以上。

上午,一批早期的医院投资者继续抛售医院资产,而在暗中,更多雄心勃勃的大买家正悄悄进入市场。

医院投资向龙头集聚

投资,有时候只是讲故事。“从18年下半年开始,故事就崩塌了。前几年炒得比较热的上市公司,现在都在卖。所以19年来,大家都不敢投票。”刘浩说。

市场最疯狂的时候,一个医院,一堆上市公司来抢,包括做珍珠的,做摩托车的,做瓷砖的。现在是“一地鸡毛”。

据动脉网统计,2019年国内医疗服务行业共发生39起融资事件,总融资金额近53亿元,是2018年84起融资事件和116亿元融资金额的一半以上。

在博航资本合伙人张兰看来,这是因为医院和诊所需要很长时间的品牌积累,这与很多基金的策略和期限不一致。“很多投资者并不认为这些标的不好,但他们会投资两三年。当他们发现自己有多慢时,他们只能退出。”

风口平息后,往往是真正的买家进场的时候。

一位业内人士向八点文健透露,两家外资巨头近期大举投资两家医院。"一家投资了2亿美元,另一家投资了大约1亿美元."

下半年,资本加速细分赛道的领汇没有停歇。

继今年7月底和睦家入主后,爱尔眼科在随后的8月份转让了股份,并引入了高淳和淡马锡。阿里击败众多对手,牵手爱康。10月,成为美年健康第二大股东。11月,人民大药房第二大股东易主,引入新的国际投资者——方圆资本和春华资本。

“越来越多的并购会带来行业的大洗牌。”刘浩认为,对于真正想长期布局医疗服务行业的战略投资者和M&A基金来说,这是黄金三年。

几年前VC炒的价格下来了。一批新的投资者有机会进入市场。这个时候,就是真正有品牌和管理能力的公司开始整合的时候了。

另一位投资者做了一个预测:在未来几年,所有顶尖的私人医疗服务

资本寒冬的时候,也是细分行业龙头洗牌,把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的时候。对于资金紧张的医疗服务企业来说,此时融资异常困难。

“这个时候,如果企业敢出来融资,就会面临被行业洗牌。资本愿意投资。龙头企业规模大,成长快,能整合产业,但对不起,我要当二股东甚至大股东了。”刘浩说。

以爱尔眼科为例。2008年金融危机,在第一批创业板上市。如今市值高达1000亿元,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眼科服务。面对如此高的估值,高轩和淡马锡继续买入,因为他们家族的规模超过了业内第二到第十名的总和。

刘浩认为,在整合期间,一些战略投资机构,如外资、保险资本或房地产,将再次进入M&A团队。

市场是残酷的。——行业一般玩家会跌到PS翻倍,甚至面临“打折没人买”的窘境。

第三方服务被普遍看好

即使资本冷淡,但在张兰看来,医疗需求是多元化的。博航资本今年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因为医保控费,很多诉求脱离了医院;另一个是公立医院满足不了的市场需求。

今年第三方外包服务普遍受到资本青睐。

医保管制后,大部分医院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尤其是取消药耗比例后,很多利润被挤压,医院只能提高非医疗效率。”一位曾经在医院工作过的管理人员透露,在以前的粗放管理时代,无论是清洁还是消毒都是巨大的开支。

为了节约成本,精打细算,“医院会保留盈利部分。it成本逐渐从医院剥离,可以外包。”上述人士认为,外包公司往往能发挥最大效能。比如金宇、德安等第三方检验中心,可以提供2500多种检验项目。

2017年8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的通知》,将第三方医疗服务范围从现有的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医学检验等五大类扩大到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十大类。为医院外包业务提供了政策依据。

随后两年,医院的大门开始向第三方服务商敞开,资本热度持续上升。融资交易涵盖检查、成像和消毒等多个领域。比如第三方医院消毒供应商巨力康,最近完成了数千万元的B轮融资,投资方为宏辉资本;医院感控解决方案服务商安防感控也获得数千万人民币投资;第三方图像,阳光,获得了PICC资本等数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1654943541155685.jpeg

在一些投资者看来,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第三方医疗外包服务的持续整合已经在进行。未来有可能跑出一个百亿级的细分巨头。这些机构可以与公立医院形成相互需要的业务关系,避免直接竞争,从而让投资者看到未来的市场空间。而且现在的市场还是以“小散”为主,未来有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的机构会另辟蹊径。

一位投资者认为,设备维护就是机会。“原来是小乱,都是退休的维修工程师或者医院设备科长开的小公司。一年有一两个客户,过得很开心,就像这样。”在他看来,医院现在有这个迫切需求。——老设备不能用,维护成本很高。这样的赛道更容易出现并购。

医疗信息化风头正劲

如开头所说,医疗信息化融资在2019年迎来了好年景。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截至2019年11月,国内医疗信息化投融资案例不下200起,总金额超过40亿元。今年9-11月,医疗服务、智慧医疗领域私募共44家,其中31家与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或医疗AI等智慧医疗企业相关。其中,百度对东软控股的投资总额为14.43亿元,四派网络、海淀软件等投融资金额也为1亿元。

“以前公立医院扩张的逻辑很简单。盖一栋楼,加一张病床,就跟开酒店一样。开房就可以卖,这是一种粗放式的增长。”一位医院管理人员说。但去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后,控费成为大方向。

院长们这才意识到,除了将——的非医疗核心部分外包,还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内部的“降本增效”。

资本更看好医疗信息化,一个是紧迫性。盖楼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三甲医院的门诊量增长了百倍,旧的平台和系统根本捉襟见肘。“以前一个三甲医院院长一年花1000万在信息化上,比登天还难。但现在他们正在积极投资信息化,以提高医院效率。”

另一个是数据。

阿里和腾讯,最有先见之明。2018年5月28日,腾讯宣布向东华程心注资12.66亿元,持有东华软件5%的股份。之后,阿里也迅速宣布入股另一家医疗信息巨头——卫宁健康。2018年a股,卫宁健康涨幅第一。

有更多的进入者。今年3月,联想智慧医疗宣布获得平安集团数亿元战略投资,正式更名为平安联想智慧医疗。2016年,联想智慧医疗从联想集团分拆出来,成为联想创投独立运营的子公司之一,旨在为大型三甲医院信息化改革提供全面的业务系统和整体解决方案。

保险也异常活跃。今年11月8日,中国人寿斥资20多亿元成为万达信息第一大股东。消息传出,四个交易日,万达信息股价上涨36.8%。此前,中国人寿投资了卫宁科技、盛大狄威、嘉禾康美几大医疗信息服务商。同为险资的泰康选择了东软望海增资。

“今年开始,信息类上市公司整天都在发公告,股市好;大医院现在愿意花大价钱,花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信息管理费,是一种趋势。”一位行业人士强调。

投资人眼中的创业者

“找最好的公司,做时间的朋友”——这是高轩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章雷的一个投资理念

这个选择标准尤其适用于同样处于资本寒冬的医疗服务领域。

在最近的一次公开演讲中,章雷表示,投资一家公司意味着投资于人。真正好的公司是有限的,真正有格局观、有头脑、有执行能力的创业者也是有限的。不如找最好的公司长期持有,帮助创业者发挥最好的能力。"

但在变革中,找到一个好的企业并不容易。当资本失去耐心时,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更有价值了。因此,科技赋能的新医疗服务是博航资本今年的投资策略。En是典型的投资项目之一。

与传统自闭症康复机构不同,恩奇本质上是一家科技公司。投入了教学管理软件的研发,先后建立了最大的自闭症康复教师培训平台、自闭症儿童康复效果评估工具和自闭症儿童康复培训在线社区。

“医疗服务的最大问题是他们太依赖人,不能标准化,如果他们太依赖专家资源,成本就会降低

好孕帮也是辅助生殖的连锁诊所,但张兰觉得不同的是,它与多家大型生殖中心合作,利用线上平台精准引导用户,打通“院内诊疗”和“院外管理”的全流程管理。

相当于给患者提供了一个私人医疗顾问,帮助患者进行健康前期的干预,如何饮食和运动,以及整个治疗过程的便捷服务。真到了取卵移植的时候,我们会在公立医院给客户开绿色通道。

技术本身并不难,如何操作这样一套流程和体系才是难点。“如何与公立医院的系统互通,检查报告互认,并且这个过程顺畅,需要强大的开发团队。”

除了创新,在刘浩看来,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家,能够顶住压力,敢于扩张发展,甚至在这样的逆境中牺牲自己的估值。“这年头,就看哪个企业家敢拿钱,同时又能专注主业。如果不在主业范围内,就迅速剥离,不纠缠。这样的企业家非常少见。”

据其观察,领先医疗细分行业的创始人,耐力比智力更重要,天时地利人和,在好的时间段选择了合适的细分行业。他一直在做,核心团队没走散就出来了。就这么简单。

“没有秘密。往往那些‘聪明人’机会太多反而放弃了。”

标签:
阅读上文 >> 已为美国医院节省数亿美元 这个模式能给中国医疗带来什么?
阅读下文 >> 新药上市提速 “有条件批准”功不可没!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wuhanty.com/yibao/show-11221.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天涯医药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