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正文

李秋实:未来十年 创新将成为引领医药产业格局变革的重要引擎

2023-03-28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16 天涯医药网

核心提示:但是未来随着4 7%带量采购的长期影响,包括国家鼓励创新药的影响,我们也会形成像美国那样的未来竞争格局,也就是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大的生物制药商,在各个领域都有企业,另一方面中国也会出现大量的创新药企业。投资医药的人不能只懂医药,做医药的人也。

12月28日,由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指导,新浪医药、中国医药物资协会食品药品行业智库联合主办的“2019中国医药新智元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大浪淘沙聚智”。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寻找中国医药行业的变数和未来,共话下一个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会上,高特佳投资集团管理合伙人李秋实发表了题为《资本新浪潮三三五四创新引领,大局已定——资本变局下的医药行业格局与上市公司转型》的主题演讲。李秋实说:“在未来的产业结构中,中国的工业将形成大头,形成中国生物农民和生物技术的格局”。

1654943502929014.jpeg

以下为李秋实演讲实录(部分有删节)

目前,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近两年资本市场出现了这样一个趋势,大量的外资进入中国,不仅是一级市场,随着沪港通、沪融通的开通,二级市场也出现了大量的外资进入。未来,大量外资将进入中国市场,这将对中国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曾几何时,我们习惯于人为地将资本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是PE和VC的未上市公司,二级市场是上市公司。以前在中国上市很难,但这几年变化很大,尤其是在医药领域。去年香港推出生物医药创新板,没有盈利的创新型企业可以在香港上市。今年的科技创新板也是一样,允许没有利润没有收入的创新型药企上市。这些巨大的变化将推动整个产业结构和资本领域的巨大变化。

在过去的一年里,流行一句话叫“含泪敲钟”,因为股价可能倒挂,大概低于上一轮一级市场融资。早年一级市场积累的泡沫在二级市场破灭。如果二级市场估值不好,这家公司开发的产品可能会扩散到一级市场。近年来医药行业的主题被称为创新医学。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创新药产业链,这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这个不能单从PE或者二级市场来看,需要透过来看。尤其是在二级市场,我们看到很多专业的创新药投资人开始出现。

医疗保健行业在资本市场上长期处于各细分行业的前列。最近二十年,a股、h股、美股排名前二十的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是长跑冠军。在国内医药上市公司中,恒瑞业绩惊人,上市至今增长140倍。这个回报率不亚于一级市场,但最重要的是要看到这个公司的本质成长性。

政策也是最近医药行业的热门话题。对产业结构是长期影响还是短期扰动?目前,许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采购4 7%的仿制药,另一方面支持创新药,创新药面临医保谈判。这些问题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都应该讨论。

在资本市场上,用三十年来衡量一件事的人很少,大部分是五年甚至更短。为什么要三年后再看?希望在这样的格局中,能真正捕捉到最权威的投资机会。五年前,有许多投资者关注仿制药项目。现在这些仿制药大部分都没有得到好的回报,有些甚至很难上市,但也很难退出。中国未来的格局会是怎样的?

美国整个产业结构就是这样。中间区域少,是头部企业和小公司并重的形式。其中一部分集中在湾区,其余在东部沿海地区。大型药企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过去卖得好的重磅炸弹药,大部分都不是自己研发的,而是在某个阶段获得的,可能是临床前或临床一、二期,包括我们熟悉的药物。都是收购初期。这些带来了什么?收购大药企到底意味着什么?大药企是从R&D、生产、销售的综合产业平台,也是整合者。我们看到美国有大量的小型生物技术公司被收购,有些可能在二期临床,有些可能在三期临床,有些已经上市。这就是美国的工业格局。

中国终于有了我们的生物科技公司,一大批这样的生物制药公司盘踞在北京和苏州。在过去的两三年里,我看到了大量这样的项目,很多都在科技创新板上市。

我们可以看看中国的医药企业在全球行业中的地位。目前都进不了20强,但我觉得可以等等看。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分析机遇和挑战。

在过去的三四年里,中国经济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那就是供给侧改革,这意味着大量原有的、重复的企业被整合淘汰,少数优质企业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每一个行业运营的过程中都可以看到马太效应。5年前,国内很多小药企通过自己的好渠道拿到了一些品种和批文。他们可能很多方面都没有那么规范,无论是营销还是生产,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想要获得一席之地,获得几千万的利润是非常困难的。4带量采购的顶层设计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部分,希望重塑我国仿制药格局,让仿制药更高效、更创新,让一些低质量、重复的中小企业在这个市场被淘汰。

前几年在医疗器械领域也是如此。几年前,我们投资了迈瑞,并开始制造发光化学品。去年整体增速达到70%到80%,但排名第二的安图是45%。还有很多未上市的化工公司,增速不到20%。越大的公司,越小的公司越慢。这就是头部效应。在47的大背景下,头部效应会继续加强。

恒瑞三四年前增长速度比较慢,只有15%到20%,很多中小企业增长40%到50%。最近三四年,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不断有重磅新药获批上市。尽管仿制药行业面临一些波动压力,但增长率也在加快。

事实上,在医药R&D和创新的产业链中,中国过去有许多环节是缺失和薄弱的。但是这三年来,虽然也有很多质疑和疑惑,有人说临床试验能力弱,但是我们的制度在完善。这里值得一提的有一家公司叫药明康德,他们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中国医药行业还没有华为这样的企业。华为的概念是什么?全球竞争格局中很多领域都是排名第一的,包括5G,利润和市值也是排名第一的。到目前为止,医疗器械和药物还达不到这个水平。未来二三十年,我坚信这样的企业会出现,但这取决于我们制度的完善。很多人认为中美医药市场差距很大。其实这几年的变化已经非常大了,很多都是靠整个行业的提升。

目前国内有四五千家药企,大部分都是仿制药,很多情况都很好。但是未来随着4 7%带量采购的长期影响,包括国家鼓励创新药的影响,我们也会形成像美国那样的未来竞争格局,也就是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大的生物制药商,在各个领域都有企业,另一方面中国也会出现大量的创新药企业。虽然我们之前做了很多快速跟进,但是在另一端我们会看到很多后来的一流,有普通的企业,或者被改变,或者被整合,或者被退出市场。但是可能会有一些细分行业的龙头,比如糖尿病,但一定是两极化的格局。

我们的投资分为两类:一类是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一类是创新型企业,中间领域的仿制药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压力。我们也很谨慎。这是一家大家都很熟悉的中国式创新药企,但不代表他们从头到尾都要做好每一个产品。他们有非常强的DB能力,这也是创新型药企非常重要的能力。除了能够自己做一些东西,如果他们能够很好地将全球许可整合到中国市场,或者将国外的品种带到中国来做这样的系统,就有可能完成从生物技术到生物农业的转型。

为什么生物医学创新领域处于黄金时代?除了顶层,还有生物医药。可能生物医学的新分子太多了吧。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多如此高效的项目。要靠整个系统甚至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帮助。未来肯定会是一个加速的过程。大家可能都知道,女婴的免疫治疗是在过去几十年出现的,是新靶点、新机制、新分子的发现。未来这些新的科学机制的发现,有赖于整个体系的不断完善,包括来自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人类在发现新药方面会有更大的效率。

可以看到,在某个阶段,由于重大机制的突破,会带来新的分子发现的契机,现在就处于这样一个新的周期。在投资过程中,我看到很多项目也有一些经验。投资医药的人不能只懂医药,做医药的人也不能只懂医药,因为未来几十年,新技术的大量突破会带来新的研发手段,包括药物和器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关注的。

我们在投资项目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方法论和逻辑?首先,药物是为了解决人类的问题。哪些疾病会彻底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在哪里?哪些地区可以不吸毒?比如阿尔茨海默病,虽然现在能解决20%到30%的肿瘤人群,但还是有80%的人解决不了,新药研发空间巨大。慢性病很多,比如中国的乙肝、糖尿病,有很多领域值得突破。鉴于这些未得到满足的临床需求,新疗法和技术的突破是我们投资者关心的领域。

为什么是长期创造价值的能力?10年前,恒瑞开始做阿帕替尼等创新药,无论是在产业圈还是企业内部,都面临很大的争议和阻力,因为那时候大家都在做仿制药,仿制药很容易赚钱,利润很高。但是当时恒瑞说要做自己的创新药,所以当时恒瑞的增长速度并不快,因为那时候我们研发新药很慢,现在至少缩短了一半,那时候很慢。每年都有大量的R&D投资。到目前为止,研发支出仍居我国企业之首,且比例基本呈上升趋势。收入越高,增长越快,从8%到15%。

很多投资人看着企业的利润,要把R&D赚的利润拿出一半来做研发,当时恒瑞的估值只有三四十倍。为什么是80倍?因为大家都很看重R&D带来的巨大价值,对R&D投资给出了很高的估值,所以我们要把所有的药品分开来看,每一个药品未来的上市情况,以及它的市场潜力。一个伟大的企业应该是短期的,无论是行业的压力,销售的压力,还是投资人的压力,都要勇于做长期的打算。我们也会看中这样的长期投资能力和长期资产布局。

10年前,中国的企业是不需要谈进化力的,只要抓住了政策的春风和机遇,所以我认为我们投资的迈瑞、恒瑞等中国的企业都有这样的进化力。他们的出身可能只是低端设备,在后期的布局中不断布局新的更具创新性的设备。管理体系也有非常强的进化力,这样的企业会长期胜出。

这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里,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的变化基本上是非常巨大的。哪些企业走出去了,哪些企业进来了,值得认真思考。

总之,在未来的产业格局中,中国的产业将形成大头,生物农业和生物技术在中国的格局序列。我们会投资有长期资本布局和长期进化的优秀大企业。作为投资人,我们希望变得更长远,更愿意等待创新带来的结果。

标签:
阅读上文 >> 《柳叶刀》报道俄罗斯新冠疫苗1/2期临床结果
阅读下文 >> 疫苗一致性评价来临!愿“长生疫苗”悲剧不复存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wuhanty.com/jiankang/show-789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天涯医药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