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法律法规 >相关法规>正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关于基因编辑婴儿出生事件的声明

2023-02-27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15 天涯医药网

核心提示: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的临床前研究必须在严格遵循技术标准和伦理规范的前提下谨慎进行,并应通过人体组织的体外研究和包括灵长类动物在内的非人动物的胚胎基因编辑研究获得该技术安全有效的充分证据。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快速发展,学术界应更加注重。

日前,媒体广泛报道,我国科研人员诞生了世界首例“艾滋病免疫”基因编辑双胞胎。刚刚,研究人员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上做了技术报告。如果情况属实,中国医学科学院认为有必要强调科学和伦理问题,采取正确的立场。特此发布以下声明:

我们反对未经科学评估,以生殖为目的,违反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的临床操作。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快速发展,学术界应更加注重遵循技术和伦理规范,开展负责任的医学研究和应用,维护国家科学形象、人类生命的基本尊严和学术界的集体荣誉。

目前,生殖细胞或早期胚胎的基因编辑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充分评估。因此,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不应开展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临床操作,也不应资助此类研究。

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的临床前研究必须在严格遵循技术标准和伦理规范的前提下谨慎进行,并应通过人体组织的体外研究和包括灵长类动物在内的非人动物的胚胎基因编辑研究获得该技术安全有效的充分证据。

根据科技部和原卫生部2003年联合发布的《人胚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原卫生部2003年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原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颁布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和科技部2017年颁布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我国禁止以生殖为目的对人类配子、受精卵和胚胎进行遗传操作。

中国医学科学院作为我国国家级医学研究机构,针对当前基因编辑的技术进步和医学伦理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将抓紧研究制定能够指导相关研究和操作的技术规范和伦理准则,严防伦理不端行为,为该领域研究的健康发展提供专业指导。

我们呼吁所有研究和医疗机构加强伦理委员会的建设以及伦理审查和科学研究的过程监督;不断加强对科研和医务人员的科研伦理知识和伦理分析论证的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伦理素质。通过以上综合措施,保证科研工作者进行负责任的研究。

医务工作者是人类健康的坚强卫士。他们必须遵守科学精神、科学原则、法律法规和学术伦理,真正把握好科技创新与伦理规范的关系,确保医学科技真正造福人类健康。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18年11月28日

标签:
阅读上文 >> COVID-19鼻喷疫苗:防范效果胜过肌注疫苗?
阅读下文 >> 漫谈近年中国新药研发趋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wuhanty.com/fagui/show-3566.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天涯医药网

友情链接